对于比亚迪来说,好消息是9月份新能源市场销量迎来同比大涨45.3%;坏消息则是一直增长的燃油车却下跌了17.5%。梦想两条腿走路的比亚迪似乎从来就没成真过。
在年初疫情影响之下,汽车市场迎来最惨开局,不过到四五月份的时候,大多数车企的销量都实现了“V字”反弹。比亚迪则显得很“冷静”,一直蛰伏了整个上半年,到7月份的时候“转正”的销售数据才姗然而来。
今年前七个月,比亚迪燃油车累计销量达到114233辆,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7396辆,同比增幅达到17.96%,远远跑赢还处于12.7%跌幅的大盘。而在比亚迪引以为傲的新能源版块则就没有这样漂亮的数据了,前七个月,比亚迪新能源同比下跌53.29%。
事实上,比亚迪新能源从去年年中开始就长期处在“跌跌不休”失速状态,因为补贴政策的变化,比亚迪新能源已经创下“十四连跌”的壮丽历史。今年2月份,比亚迪新能源销量仅为2803辆,同比下跌达到80.5%。
今年上半年特斯拉Model3在中国市场大热,连续数月取得破万的销量成功霸占新能源销量榜首的位置。而曾在7年前王传福就扬言“分分钟可造特斯拉”的比亚迪却只能望其项背。输给特斯拉也许还能够理解,但今年广汽新能源AionS也成功扮演后浪的角色,在纯电市场销量连续碾压比亚迪。比亚迪原本重磅力推的全新旗舰轿车汉,却又被造车新势力的P7抢先一步上市截了胡。9月份,特斯拉没能延续高增长状态,本以为比亚迪要迎来重回榜首的绝好时机,谁料到五菱宏光参数图片)推出的MINI EV单车破了两万辆直接将比亚迪赶下马。
不过,好的是比亚迪依靠去年推出的宋Pro燃油车版车型顽强的肩负起帮助比亚迪“平账”的责任。当前宋Pro月销量已经稳定在万辆以上,宋Plus也已经在上个月上市,将成为与哈弗H6长安CS75Plus对抗的重要筹码。
回顾比亚迪踏入汽车领域的发展史,可以将2011年作为重要的分水岭。曾经靠一款模仿丰田花冠的F3便实现了年销量30万记录,比亚迪也曾经一度坐上自主“一哥”的C位,王传福也曾以350亿身家成为胡润榜中国新首富。但随后靠电池业务发家的比亚迪认准新能源这条光明大道,于是几乎集中了全部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到新能源领域。尽管当时的努力为比亚迪的“全球新能源引领者”梦想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当时比亚迪的“左倾”路线差点其掐死了自己。
2011年,随着副总裁喊“累”请辞、净利下降近9成、大比例裁员等一系列的危机之后,比亚迪不得不开启“纠偏”,“两条腿走路”,是比亚迪自救的指引。所以从那时起几乎处于停滞的燃油车版块又重新启动。
“两条腿”走路,自然大家公认的最正确的选择,但是在某些时候也只能说丰满的理想抵不过现实的骨感。造车,原本就已经是资金和技术均密集的综合产业,如果要同时在新能源和燃油车上都取得行业领先,那么对技术团队和研发投入,甚至是产能和渠道的要求自然又是巨大的考验。更何况,在比亚迪“两条腿走路”的蓝图中不单单是乘用车,还涉及到了客车、城市公交车、环卫车、物流等七大常规领域更不可思议的是矿山、机场、港口和仓储四大特殊领域的产品,此外还要城市轨道交通云轨以及能源和储能相关的产业。
当前新能源市场销量受政策等营销太过明显,而且B端市场一直是主力市场。这也是今年两包括比亚迪、北汽新能源销量下跌的根本原因。同时,比亚迪当初认准的磷酸铁锂电池因为早些年并未开放给其他车企供应,也直助力宁德世代半路杀出快速成为动力电池的“独角兽”。随着三元锂电成为主流,搭载磷酸铁锂的比亚迪反倒成了偏门。
此外,十年时间中国燃油车市场在车型技术上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是众泰还是力帆,依然还想靠山寨发家的日子显然已经不复存在了。反倒是长城、长安、吉利这些不断深耕市场的企业立稳脚跟,被新能源耽搁的比亚迪随后在2011年之后推出了L系列和速锐等产品,但最终均未在市场上取得成功。近两年,从奥迪奔驰等品牌挖角之后比亚迪的产品在品质上才真正得到提升,但相比之下已经错过了最好时机。
另外,从品牌营销上看,比亚迪应该算是做的差劲的。当前各大品牌都在强化升级,而比亚迪的品牌形象却基本上没有任何变化,一直在保护受争议中度日。今年以来,直播、带货、电商等各大企业积极掀起“全民营销”的浪潮,但是比亚迪始终像个“理工男”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
不过,最近从比亚迪官方网站上发现在此前一直强调的“7+4”全市场战略已不再提及。比亚迪坚持“两条腿走路”无疑是正确的发展趋势,但是的确很有必要根据当前的实际能力在产品和产业规划上适当做减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杭州一网约车起火后厂家员工反穿衣服当街盖车衣抠车标,北汽极狐致歉:以后杜绝
专家:金砖国家组织将发展壮大成为“B20”,与“G20”集团形成相互对应的新型格局
俄媒:莫斯科市政府决定,象征“欧洲大陆团结”的地标“欧洲广场”更名为“欧亚广场”
探索数字化教学与项目式学习——中国教师报课改中国行(英语)携手天学网走进贵州兴义